新闻动态

为何俄从不担心被芯片卡脖子,美也拿它没辙,方法值得我们学习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12

【引言】

聊起和中美相关的事儿,这几年听得最多的词儿就是“封杀”。感觉每隔一阵子,就能听到哪个单位、哪家公司被美国哪个机构拉进黑名单的事儿,特别是跟芯片沾边的,那更是常有的事。

说起来,俄罗斯跟咱们挺像的,都挺不容易。从2014年开始,他们就遭到了美国的制裁。然后到了2022年,普京出兵基辅那会儿,华盛顿更是毫不留情,制裁手段全面升级了。

不过俄罗斯好像并没受到啥大冲击,就连一向较弱的芯片方面,也没像西方喊得那样“缺芯少片”。这背后,靠的是他们科研人员多年来发挥长处、避开短处的创新精神带来的好成果。

【一、制裁大棒落下,俄军武器不受影响】

2022年,全世界最火爆、最让人震惊的事儿,肯定就是俄乌之间那场说打就打的架。这场架带来的影响可大了,能源啊、粮食啥的,很快就跟咱们每个人都扯上了关系。

拜登立马把俄罗斯整个拉进了禁入名单,让俄罗斯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,不少国际大公司也都离开了俄罗斯。

这让俄罗斯本就不快的发展速度的经济在短期内碰了壁,本来就弱的芯片行业更是受到了大冲击,连生产厂家都按照美国的规定,不给俄罗斯代工也不卖产品给它了。

在苏联时期,半导体和电子这些高科技领域就已经比其他国家慢了半拍,而且相关的技术大多还在别的加盟共和国里。所以,俄罗斯后来搞的芯片,要想打破限制、出类拔萃,那真是挺不容易的。

不过,各国军工行业大多爱用自己设计的产品,俄罗斯也是这样,他们有自己的芯片设计。但难题在于,他们造不出来,所以得找国外的厂家帮忙生产。

打仗前,俄罗斯很多芯片都是买国外的,其中中国企业做的中低端芯片占了进口的一大半。这也反映出俄罗斯这个市场不算大,没法跟世界上那些芯片大国比。

打仗以后,那些做芯片的公司怕遭到美国的严厉惩罚,只好不跟俄罗斯做生意了。这对俄罗斯来说,影响可大了去了,毕竟在现代工业里头,芯片的重要性那可是数一数二的。

有些人根据西方的一些猜测认为,俄军很快就会因为芯片短缺而无法制造导弹等军备。这种看法不光在普通网民中流传,就连一些政客也深信不疑。

欧盟的一些头头们竟然开玩笑说,俄罗斯人把洗碗机拆开,从里面拿芯片来做和修武器。但这事儿,真的是真的吗?

X-101和X-22导弹频繁穿越乌克兰天空,仿佛在拆穿欧美政客的那些假话。没错,芯片短缺确实一度让俄军有点头疼,但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法子,绕过制裁,从土耳其这些国家买到了所需的芯片。

而且,因为长期面临高端芯片短缺的问题,俄罗斯军工想了很多办法来应对,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好经验,所以即使这样,他们也能造出先进的战机和导弹。

【二、美没能在军工芯片上卡俄脖子】

现如今,芯片的使用在生活中简直无处不在,不论是天上翱翔的飞机、海里航行的船舶,还是手里握着的手机,都离不开它,它的重要性十分明显。

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会挑这个行业来刁难中国,这么关键的方面刚好是中国的短板。因此,华盛顿方面一发话,远隔重洋的中国就感到压力山大。

不过,芯片因为能适应不同温度,所以被分成了好几类,咱们最常打交道的就是商业级的,比如手机里装的那种芯片。

另外,还有工业用的和军事上专用的级别。军事上用的那种就是军工芯片,它的标准和咱们平时说的商业级芯片很不一样。

就拿手机来说吧,这几十年它变得越来越轻巧,可功能却一个比一个强大。这些进步的背后,全靠芯片在不断进步:算得快,还不容易发热。

因此,老一套的生产流程已经跟不上应用的需求了,像台积电这样的公司都在不停地寻求新突破。在快速发展那会儿,芯片的更新换代快得惊人,一旦掉队,就很难再赶上来了。

但军工芯片的要求就大不一样了,它更注重的是稳定可靠,得经得起用,还得能在各种环境下都好用、适用面广。

拿歼-20战斗机来说,这款我国,甚至全世界都顶尖的战斗机,在大量生产出来后,会被送到全国各地的军队。这些军队所在的地方,环境条件都不一样,有的地方冷得要命,有的地方热得不行,还有在高山上的,也有在盆地里的。

这意味着歼-20战机用的芯片得在任何情况下都稳稳当当的,所以那些14纳米工艺做的芯片,因为容易受影响,就不太行了。

制造过程不挑剔,就是说不用特别高级的技术也能做出来,这样一来,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也就大大降低了,不容易受到什么限制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芯片现在可是除了俄乌战场外,大家最热议的话题。毕竟,俄罗斯在这块的工业底子真的太差了,西方人都盯着呢,看他们怎么在禁令下解决这个大麻烦。

一年后,根据他们自己公布的信息,俄罗斯的军工芯片产量已经回到了之前的正常水平,成功绕开了美国的制裁措施。

这些来源嘛,要么就是那些早已上了美国黑名单、根本不在乎的老朋友国家,要么就是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、对这种违反禁令的事儿装糊涂的地方。

这样一来,美国就算心里再恼火也无计可施,只能干巴巴瞅着俄罗斯大大方方地买进各种芯片。

但其实,这种做法并不是俄罗斯真正该学习的好榜样。

【三、不断创新出替代,反手回击限出口】

当今军队的发展里,芯片就像是“大脑核心”,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高低,也因此影响着军队的打仗本事。

美国早就开始对中俄在尖端科技,特别是那些重要领域和军事用途上的技术进行封锁了。因此,尽管这两个国家在制造高端芯片上一直不太行,但在军事工业方面,它们还是各自走出了自己的路。

大家都知道,俄罗斯的芯片技术跟美日韩这些国家比起来,差了一大截;但让人惊讶的是,他们的战斗机等军事装备却是顶级的,甚至还搞出了美国都还没搞定的高超导弹技术。

那么,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?说白了,就是发挥长处,避开短处,并且一直想着新点子。

芯片这行当,不光是技术难题,还得有钱才行,而且回报周期长。因此,这种难题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定的,可咱们不能因为技术跟不上就停了武器研发的脚步。

因此,俄军选择利用他们在其他先进科技上的长处,走了条不一样的路,研发出了新的替代品。

苏式武器在军事界常被戏称为“憨厚大块头”,俄军的外观设计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审美,看上去挺养眼,但风格直截了当,欠缺细腻。不过,这样的设计让它特别结实耐用。而这些不够完美的地方,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电子和半导体技术不够发达。

为了解决这个难题,他们的科研人员发明了自激式晶体振荡器。这个新玩意儿特别稳定,而且体积小巧,给其他设备的安装留下了不少多余的地方。

最关键的是,它能巧妙绕过芯片这个弱项,让俄罗斯不怕华盛顿的封锁,即使技术受到制约,也依然有能力打造出能与美军匹敌的高端武器。

俄罗斯把这种新点子也用到了别的地方。在搞新一代防空导弹时,他们大胆地选了比美国常用的C波段还难搞的X波段,抢先做出了近场测试系统。

美国人既挡不住俄军从国外获取军工芯片,也拦不住俄罗斯人自力更生,绕过短板开发新技术。不管他们怎么制裁,都没法对莫斯科产生预期中的打击效果。

中国科研人员真正该学的,是那种在难题面前敢于自己想办法、勇于创新的态度和做法。

不过,说制裁对俄罗斯一点影响都没有,那可不现实,他们也明白了自己制造的重要性。因此,俄罗斯现在更使劲儿地推动东西自己做。

2022年,俄罗斯政府公布了接下来十年的半导体发展蓝图:他们打算在年底前让90纳米的芯片实现国内生产,更远的目标是争取到2030年能做出28纳米的芯片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他们还准备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。

而且,芯片产业早就全球化了,很多大国在这个生产链上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,俄罗斯当然也不例外。

芯片制造离不开氖气和氦气这些气体,俄罗斯是它们的主要供应国之一,供应了全球大约三成的需求。但现在排第一的那个供应地正在打仗,生产肯定受到了很大影响。

俄罗斯立马回应,限制这类产品出口,告诉美国:“别以为只有你能卡我脖子,我也有办法进行反制。”

【四、中俄国情不同,所走道路也不同】

当然啦,中国和俄罗斯的情况不一样,在芯片这行当里碰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。所以,中国呢,只能从俄罗斯那儿学学他们的创新精神啦。

拿2020年来说,俄罗斯买进的半导体总共花了不到17亿美元;相比之下,中国那时候光是买国外的生产机器就掏了近320亿美元,再加上进口的芯片,总共花了3800亿美元。

从数字上讲,俄罗斯跟中国比就差远了,这差距大得没法把两者放一块儿比较。这也就是为啥,美国那禁令对我国芯片业打击特别大,而俄罗斯那边却好像只是被风吹过,没啥大动静。

俄罗斯在民用半导体方面需求不大,市场规模也小,还没像我们这样发展出相关的支柱产业。他们的手机、笔记本、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没啥竞争力,所以美国很难用芯片来限制俄罗斯。

他可以通过别的路子较快地填补进口不足,减轻制裁带来的坏影响。长远来看,计划是既在国内生产,又从国外进口。但对中国来说,这显然行不通。

从不让用成品到提升生产设备的要求越来越严,这实际上是在推着中国往全产业链都自己来的方向上走。

其实,中国以前也有过发展芯片的好时机。早在几十年前,就有明白人提出要自己研发芯片。但那时候,大家都觉得“买现成的更好”,结果很遗憾,我们没抓住快速赶上的好机会。

然而,事实证明,那些当年大喊“美国不会对这么大的贸易行业动手”的人真是鼠目寸光,为了压制中国,美国真是啥都敢干。

幸运的是,现在哪怕要花上整整十年功夫,只要能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,也还算来得及。再说,那些制裁其实给国产芯片带来了一个大好机会。

以前,咱们国内的产品因为刚出来没多久,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还有点儿不足,所以在竞争中老是吃亏。但现在,厂家们因为担心随时可能落下来的制裁这个不确定因素,都开始抢着用国产的来替换原来的了。

在努力提升国产水平的路上,我们可以学习俄罗斯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。想想当年,咱们的科学家在条件那么差的情况下都能成功,现在条件好了,肯定更没问题。

【结语】

中俄两国都被美国乱使制裁给害苦了,但在芯片问题上,它俩遇到的难处不太一样。俄罗斯想先让部分芯片国产化,而中国呢,得整个产业链都往国产化的路上大步走。

俄罗斯在军事工业上想办法解决芯片短板,一直搞新花样,这给中国提了个醒。看看专利数据就知道,咱们中国的增长势头最猛,这说明咱们的创新能力可一点都不比他们差。

吴旭报道,俄罗斯为啥要对惰性气体下“狠手”进行反制裁呢?[N].中国新闻网,2022年6月11日

[2]郭衍莹谈芯片问题:从军事装备角度看现状[N].世界快报,2018-08-09

[3]郭衍莹问:“芯片短缺还会再来一波吗?”——再谈谈“为啥俄罗斯尖端武器不怕芯片短缺?”[N].环球网,2020年5月8日